开发城市大脑 推进智慧化城市治理上水平
开发城市大脑 推进智慧化城市治理上水平
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市城市管理局深入推进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,指导市数字化城市运行中心建立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,建立完善市政公用、市容环卫、园林绿化、城管执法、户外广告等数据系统,实现智慧城管“1+6”新模式,全力打造市区联动、齐抓共管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格局。
“1”:城管大脑云平台
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5G等信息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、模式和理念创新,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,运用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手段有效管理城市,逐步搭建完善智慧城管体系架构,汇聚数据、共享资源、统一标准、互通互联,实施集约化建设、集中式管理、一体化指挥,推进市区县协同联动,建设“云上城管”服务平台,打造智慧城管品牌,实现对城市管理的综合展示、监管分析、统一调度、科学决策。
“6”:城市管理全覆盖
城市运行“一屏全观”。加强智能监控系统建设。依托大数据中心,共享视频图像信息资源,科学制定建设规划,推进视频点位建设,重点完成城区主干道和重点部位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建设,做到视频监控点位连点成线、聚线成面。建立视频搜索巡逻机制,对城市管理敏感区域、交通路口、人员聚集区等重要部位和区域进行全天侯、立体化管控,将城市道路、交通、建筑等城市运行关键领域的综合数据直观呈现,实现对城市管理运行情况实时可视化展现和统一调度。
城管事务“一网统管”。在“一网”上下功夫。把线下业务管理“一张网”和线上智能管理“一张网”相融合。在“统”上做文章。遵循“整体设计一步到位、应用实施分步推进”的建设思路,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,做到“四个统一”,即统一建设城管平台、统一管理资源力量、统一运行机制、统一数据赋能平台。在“管”上出实招。要坚持“应用为要、管用为王”,通过政务微信、智能感知、大数据平台的技术赋能,理顺管理流程,实现前端自治共治、后端快速处置。
治理要素“一库总揽”。推进市区县一体化建设。汇聚全市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,汇集执法和管理人员,设备和车辆装备,网格和数据库等要素,构建全市城市管理执法案例库、行业知识库和模型库,推动城市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实现集约化采集、网络化汇聚和统一化管理,搭建“城市管理云”,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数据支撑。
统计分析“一图呈现”。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。大力推进技术融合、业务融合、数据融合,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关联性强、耦合度高、覆盖面广、灵活性大的特点,研发数据管理和分析挖掘工具,综合化整理归纳、科学化统计分析、信息化全面呈现,推动建立健全综合评价考核体系,为开展城市管理智能分析应用提供基础支撑,提升城市管理治理能力和政府服务决策水平。
信息感知“一芯互联”。加快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。应用5G、物联网信息技术,加强传感器、智能标签、智能感知设施等城市“神经末梢”建设,推进城市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发展,提升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管理水平,全面提升城市“神经末梢”感知能力,实现移动端、PC端、大屏端多屏联动。
服务管理“一呼必应”。落实住建部“721”工作法。用服务手段解决70%的问题,用管理手段解决20%的问题,用执法手段解决10%的问题,畅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渠道,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,构建“云-端”服务架构,运用“济宁数治城管”微信小程序,线上联通与线下处置协同,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,优化办事流程,减少办理环节,为群众解决问题排忧解难,推进服务管理便捷化,努力做到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。
济宁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设计科学,涵盖面广,实用性强,有力助推城市管理领域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下一步,市城市管理局将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,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、现代化、智慧化,努力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。(王乐 苏建钢)